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动图,国产又黄,青青青在线视频免费观看,日韩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 <td id="cz1jh"></td>

    <menuitem id="cz1jh"></menuitem>
  • <small id="cz1jh"></small>

      1.   首頁 課程  書店 學校  題庫 論壇  網校  地方分站: 北京 | 上海 | 鄭州 | 天津 | 山東
        報名咨詢熱線:010-51268840、51268841
        教師資格考試網
         新聞資訊  報考指南  政策大綱   經驗心得   優(yōu)秀推薦課程   教師資格備考圈   答疑交流區(qū)
         考試科目: 心理學: 歷年真題 | 模擬試題 | 學習輔導 教育學: 歷年真題 | 模擬試題 | 幼兒 | 小學 | 中學  普通話  說課   愛童世紀教育中心

        2011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心理學練習(16)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11-07-04 15:42:32  來源:育路教育網
        • 文章正文
        • 資料下載
        • 圈子話題
        • 論壇

        三、判斷題
        1.√ 【解析】斯金納認為某一反應出現后有強化,則該反應以后出現的概率就增加,反之則降低。
        2.√ 【解析】學習動機能推動人很好地去學習,取得好的效果,同時好的學習效果又會強化學習動機。
        3.× 【解析】當新情境與定勢一致時,定勢對解決問題起促進作用,反之,則起阻礙作用。
        4.× 【解析】符號學習的主要內容是詞匯學習,此外也包括非語言符號和事實性知識的學習。
        5.× 【解析】技能是在后天的不斷學習的過程中逐步形成與完善的,而不是通過遺傳而來的。
        6.× 【解析】調節(jié)策略能幫助學生矯正他們的學習行為,使他們補救理解上的不足。
        7.× 【解析】若大量的知識經驗以雜亂無章的方式儲存于頭腦中,對有效的問題解決毫無幫助。
        8.× 【解析】品德是將外在于個體的社會規(guī)范的要求轉化為個體的內在需要的復雜過程,是通過后天學習形成的。
        9.× 【解析】題干闡述的是代幣獎勵法的優(yōu)點。
        10.× 【解析】不同性質的班級,其群體凝聚力和群體規(guī)范不同,教師的課堂管理模式也不應相同。

        四、名詞解釋
        1.非正式群體:在正式群體內部,學生們會在相互交往的基礎上,形成以個人好惡、興趣愛好為聯系紐帶,具有強烈情感色彩的非正式群體。
        2.標準參照評價:是基于某種特定的標準來評價學生對與教學密切關聯的具體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3.教學內容:是學與教的過程中有意傳遞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現為教學大綱、教材和課程。
        4.自我意識:是作為主體的我對自己以及自己與周圍事物的關系,尤其是人我關系的意識。
        5.意義學習:將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起非人為的和實質性的聯系。

        五、簡答題
        1.【答案要點】(1)學習是一個介于經驗與行為之間的中間變量;
        (2)學習所引起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變化是相對持久的;
        (3)學習是由反復經驗而引起的。
        2.【答案要點】(1)教師的認知特征與職業(yè)成就之間的關系。
        研究表明,學生的知識學習同教師表達的清晰度有顯著的相關;教師講解的含糊不清與學生的學習成績有負相關,教師思維的流暢性與他們的教學效果有顯著的相關。
        (2)教師的人格特征與職業(yè)成就之間的關系。
        有激勵作用、生動活潑、富于想象并熱心于自己學科的教師,他們的教學工作較為成功。
        (3)教師的期望對學生的影響。
        羅森塔爾效應表明,教師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傳送給學生,學生會按照教師所期望的方向來塑造自己的行為。
        3.【答案要點】(1)客觀性。在大多數情況下,標準化測驗是一個比教師編制的測驗更加客觀的測量工具。
        (2)計劃性。專家在編制標準化測驗時,已經考慮到所需要的時間和經費,因此標準化測驗更有計劃性。
        (3)可比性。標準化測驗由于具有統(tǒng)一的標準,使得不同考試的分數具有可比性。
        4.【答案要點】班級大小是影響課堂管理的一個重要因素。
        (1)班級大小會影響成員之間的感情聯系。
        (2)學生越多,學生間的差異越大,課堂管理遇到的阻力可能也越大。
        (3)班級的大小也會影響交往模式。
        (4)班級越大,內部越容易形成各種非正式小群體。

        六、論述題
        【答案要點】
        行為目標是指用可觀察和可測量的行為陳述的教學目標。行為目標陳述一般包括以下三個要素:
        (1)具體目標:即用以描述學生通過教學形成的可觀察、可測量的具體行為。
        (2)產生條件:即影響學生產生學習結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圍等,也就是規(guī)定學生行為產生的條件。
        (3)行為標準:即提出符合行為要求的行為標準,也就是指學生對目標所達到的最低表現水準,用以評定學習表現或學習結果所達到的程度。

        七、案例分析題
        【答案要點】(1)引起無意注意因素:活動性、色彩對比鮮明性、刺激強度大小、新穎性等。學生好奇心強,喜歡探索,上課時,他們對李老師帶來的各種教具感興趣分散了注意力,就不能專心聽講,而把握不住課堂內容的重點和難點。
        (2)改進辦法:李老師應該根據講課需要,逐步展示教具并及時收好教具。

        熱門資料下載:
        教師資格考試論壇熱貼: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教師培訓咨詢電話:010-51294794
        報考直通車
         
        ·報名時間:一般在每年的六月至九月
        ·考試時間:一般在10月至12月間
        ·報名條件:適應教師需要知識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公民
        教師考試科目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