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2010年江蘇語文卷:也有風雨也有晴(2)
2010-06-08 10:18:59
來源:網(wǎng)絡
第四部分名句名篇默寫,8分。2009年突發(fā)奇想,考查今人毛澤東詞句,命題者事后雖有解釋,但究竟牽強附會,今年回歸正道!对娊(jīng)·氓》默寫首次入題(課本并未收錄),“不見復關,涕泣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其次分別考查了:“金就礪則利”、“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行百里者”、“疑義相與析”、“劍閣崢嶸而崔嵬” 和“不知天上宮闕”“又恐瓊樓玉宇”。名句布局不變,高中4分,初中及課外各2分;命題者出手也還寬柔。
第五部分現(xiàn)代文文學類文本閱讀,共23分。文本選用了尋根文學的代表作家阿城具有散文化傾向的小說《溜索》,約1100字。全文顯示了作者小說的基本風貌:以白描淡彩的手法渲染民俗文化的氛圍,透露出濃厚雋永的人生逸趣,寄寓了關于宇宙、生命、自然和人的哲學玄思,關心人類的生存方式,表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時積淀。本文與2008年汪曾祺的《侯銀匠》在情感與價值取向上完全同調(diào),這也表現(xiàn)了江蘇命題者的一貫追求。四道試題,設置的點依舊不變。兩道著眼寫法:一為分析某一語段的表現(xiàn)特色;一為襯托手法的考查:本文用不少筆墨寫牛,這對環(huán)境描寫和人物刻畫各有什么作用。兩題考查內(nèi)容:一是“文中寫領隊比較分散,請統(tǒng)觀全文,簡要分析領隊形象”;另一要求探究“馱隊飛渡峽谷”的深刻意蘊和作者的情感取向。難度與《侯銀匠》《上善若水》持平。
實用類文本與論述類文本擇一考查而非選做,這是今年試卷結(jié)構(gòu)與閱讀量調(diào)整的最主要之處。今年實際采用了論述類文本《談靜》(作者朱光潛)。然而令不少師生大跌眼鏡的是:文本主體文字與2008年湖南高考卷“撞車”了。只是湖南卷約1500字,作為文學類文本命題,分值高達31分;江蘇卷約900字,作為論述類文本考查,分值15分罷了。52萬多人參加的考試,試題居然出現(xiàn)這樣“新鮮的舊題”,確實匪夷所思。
2008年湖南卷試題及參考答案。
17.第一段說“感受”的“含義極廣”。請根據(jù)文意,說明“含義極廣”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4分)
答:①感知到對象 ②對象引起的人的心靈的反應。 ③不同個體的反應有差異
18.下面是兩個推論句,但作者省略了推論的中間環(huán)節(jié)。請根據(jù)上下文的意思,分別補寫出句中所省略的內(nèi)容。(4分)
答:你的心界愈空靈,對物界的感受愈敏銳,你愈不覺得物界沉寂你的心界愈空靈,物界對心界的影響愈小,心靈愈能領略趣味,你也愈不覺得物界喧嘈。
19.比較第五段中的小林一茶的俳句與中國詩人的詩句,指出它們在境界上有哪些相同點。(5分)
答:(1)都表現(xiàn)為一種幽美的情境。(2)都是在靜觀尋常事物中妙悟到的另一種景象。(3)都能從中看出詩人悠然自得的、空靈的心境。
20.本文可分為三大部分,(1)~(3)為第一部分,(4)~(5)為第二部分,(6)為第三部分。請分別從每個部分中找出一個合適的詞語(每處2個字),概括出這個部分的主要內(nèi)容。(4分)
答:感受 靜趣裨益
21.從下列角度中任選一個,寫300字左右的文章賞析。(14分)
(1)從主題思想的角度賞析《談靜》
①本文的主旨是關于靜的修養(yǎng)。能夠領略靜趣的人,才能在塵世喧嚷中驀然獲得無窮妙悟。心靜不僅能使人領略樂趣,于人的身心也有極大裨益。②賞析應當緊扣文本進行,角度可以多樣。例如:A主題在全文構(gòu)思中的作用。“靜”是全文的中心與樞紐。所有的范例,事理都體現(xiàn)出文章的主題思想,文章的內(nèi)容圍繞著主題來展開,段落層次也圍繞著主題來安排。B主題與個人修養(yǎng)的關系。“靜”是個人修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忙里可“偷閑”,鬧中能覓靜,它全在于個人的修煉。靜中領略的趣味,不僅使自己受益,也給朋友帶來快慰。C從結(jié)構(gòu)技巧的角度談主題在文中的展開方式。全文先談“感受”,再從“心界的空靈”所獲得的“靜趣”,引出“靜修”于人身心都有裨益的結(jié)論。D從表現(xiàn)技巧的角度談主題在文中的展開方式。如人生哲理、物理定律的妙用,生動范例(自然現(xiàn)象社會場景)的精選,俳句、詩句的引用等對于闡釋主題的作用,以及由此所啟發(fā)的讀者對靜的審美理解和藝術享受。
(2)從說理技巧的角度賞析《談靜》
①抓住話題關鍵,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全文由“感受”入手,引出“靜趣”,再到靜修的好處,后面的內(nèi)容以前面的闡述為基礎,說理層層遞進。②將抽象的理論融入生動具體的范例解說之中,而范例大多來自現(xiàn)實生活,以及人們熟悉的文學作品,使文章的觀點更加容易理解。③書信的形式和談話的方式,以及親切平和的語言,增加了文章的親和力,使文章的觀點更易為讀者所接受。
今年江蘇卷的試題如下。
15.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一個人能否最大程度地見到“美”與“和”,天賦的高低具有決定作用。
B.感受是一種被動的過程,也就是領略,它能幫助人們在生活中尋出趣味。
C.一個人陷入岑寂和煩悶之中,往往是由于他的心境不夠空靈而造成的。
D.不同的感受角度決定了有人認為蒼松宜于入畫,有人認為蒼松可以造船。
(責任編輯:盧雁明)
2/3 首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尾頁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wǎng)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