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助理醫(yī)師考試兒科學聽課筆記:第9節(jié)
來源:中華考試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14-04-24
第9節(jié):結核病
一、結核病概述
結核病是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以肺結核最常見。
一、病因
對人類致病的是人型和牛型結核菌。其中人型是主要的病原體。其靶細胞為CD4淋巴細胞,屬于細胞免疫。
二、結核菌素試驗
小兒受結核感染4~8周后,做結核菌素試驗即呈陽性反應。(4-8周內一般是看不到陽性反應的)
1.試驗方法 常用0.1ml (1:2000)PPD稀釋液(5個單位)在左前臂掌側面中下l/3交接處作皮內注射。48~72小時測皮膚硬結的直徑(周圍紅暈不算)。
5~9mm 陽性(+)
10~19mm 中度陽性(++)
≥20mm 強陽性(+++)
如有水皰、破潰、淋巴管炎及雙圈反應等 極強陽性反應(++++)
2.臨床意義
陽性反應
|
陰性反應
|
曾接種過卡介苗
|
未感染過結核
|
年長兒無明顯臨床癥狀,僅呈一般陽性反應,表示曾感染過結核桿菌
|
結核遲發(fā)型變態(tài)反應前期(初次感染后4~8周內)
|
1歲以下或未接種卡介苗者,陽性反應多表示體內有活動的結核病灶
|
假陰性反應,由于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抑制所致(特別危重的病人)
|
強陽性反應者,表示體內有活動性結核病
|
技術誤差或所用結核菌素已失
|
由陰性轉為陽性反應,或反應強度從原來小于l0mm增至大于l0mm,且增加的幅度大于6mm時,表示新近有結核感染
|
|
二、原發(fā)型肺結核
就是首次感染結核桿菌,在肺內形成結核病灶。是小兒肺結核的主要類型,原發(fā)型肺結核包括原發(fā)綜合征和支氣管淋巴結結核。
一、病理
典型的原發(fā)綜合征呈雙極影或啞鈴狀影。
二、臨床表現(xiàn)
癥狀:低熱、盜汗(結核特征性詞語)
小兒對結核桿菌有可高敏狀態(tài):如出現(xiàn)眼皰疹性結膜炎,皮膚結節(jié)性紅斑或多發(fā)性一過性關節(jié)炎。
淋巴結腫大時 壓迫氣管分叉處出現(xiàn)類似百日咳樣的痙攣性咳嗽。
壓迫喉返神經(jīng)出現(xiàn)聲嘶
壓迫氣管出現(xiàn)喘鳴
壓迫靜脈出現(xiàn)靜脈怒張
三、診斷
原發(fā)綜合征:肺內原發(fā)灶大小不一。典型“雙極影”,可以看到腫大淋巴結。
四、治療
抗結核
無癥狀: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 療程9-12個月
活動性:常用方案2HRZ/4HR
三、結核性腦膜炎
結核性腦膜炎是小兒結核病中最嚴重的一型。多見于3歲以內嬰幼兒。
一、病理
1.腦膜病變 軟腦膜彌漫充血、水腫、炎性滲出,并形成許多結核結節(jié)。
2.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害 常見第3、4、6、7、12對腦神經(jīng)障礙
二、臨床表現(xiàn) (結核的癥狀+腦膜刺激征)
1.早期(前驅期) 性格的改變
2.中期(腦膜刺激期)出現(xiàn)嗜睡或驚厥,腦膜刺激征如Kernig征、Brudzinski征、頸強直等
3.晚期(昏迷期)昏迷頻繁發(fā)作
三、診斷與鑒別診斷
腦脊液檢查
|
外觀
|
白細胞數(shù)×106/L
|
蛋白質mg/d
|
糖mg/d
|
氯化物 mg/d
|
正常
|
清亮
|
0~10
|
15~45
|
50~90
|
680~750
|
慢性化膿性腦膜炎
|
混濁
膿樣
|
數(shù)百至數(shù)萬中性高
|
50~1000
|
明顯降低或O
|
正;蛏缘停>600)
|
結核性腦膜炎
|
毛玻璃樣
|
50~100或更多淋巴細胞多
|
45~1000(增高)
|
減少<300
|
減低<600
|
病毒性腦膜炎
|
清亮
|
正;蚵栽
|
正;蚵栽
|
正常或略增
|
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