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高考新二本招生 老三本院校很“受傷”
山東省招考院表示原本科二批與三批合并是縮減錄取流程、提高效率,但不僅考生沒有感受到效率的提高,甚至連參與錄取的原本科三批高校也認為自己“很受傷”。
據(jù)介紹,二本三本合并后,本科資格線上低分考生都沖著“老二本”去了,“老三本”的日子自然倍加煎熬。實行征集志愿后,由于本科二批一志愿只允許填報一所學校,除非考生決意要上“老三本”,不然,絕大多數(shù)考生是不會將老三本院校放到第一志愿的。這一程序的問題決定了原本科三批高校在本科二批一志愿錄取中沒有任何競爭優(yōu)勢。省招考院公布的投檔表顯示,本科二批一志愿投檔后,有462所文科院校、539所理科院校、6所春季高考院校生源不滿,這其中絕大部分為原本科三批的高校,甚至有超過250所高校出現(xiàn)了零投檔,這些學校主要為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
“一志愿投檔表率我們有心理準備,但第一次征集志愿的分數(shù)線降幅太低了。”7月30日本科二批第一次征集之后投檔后,一所獨立學院的招辦主任表示自己的心涼了半截,他認為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的生源分數(shù)大致在470分至500分之間,這個分值區(qū)間的學生比較能接受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但在兩次填報志愿之后,這個區(qū)間段的考生幾乎沒有機會被錄取,這也導致了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進檔人數(shù)大都只有招生計劃的20%左右,個別學校的進檔人數(shù)甚至不足招生計劃的10%。
“沒合并以前,二本高校錄取與我們沒有關系,但現(xiàn)在被拴在一起了。”這名招生負責人表示,合并之后,他們一次次地“陪綁”原本科二批高校錄取,卻招不到太多的學生。他認為,合并之前,本科三批的錄取有一志愿,也有征集志愿和服從調(diào)劑志愿,考生有多次選擇機會,但合并之后,原三本高校的有效錄取機會是第二次征集志愿和調(diào)劑志愿兩次,“錄取效率大打折扣。”這名負責人表示,這必然導致大量調(diào)劑進檔的考生為 “不情愿”考生,如此一來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的報到率勢必大打折扣,這對早已面臨生源危機的民辦高校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填報志愿專家表示,其實山東省里在對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高校合并的時候,有一定的私心,更多的是為了從原三本高校中抽調(diào)一部分優(yōu)秀生源,支持原二本高校中名氣不大、招生不是很好的公辦高校。“在沒有合并之前,一些像棗莊學院等原市屬高校,在原本科二批中對考生來說吸引力不大。”這名專家表示,在實際錄取過程中,這些高校也大都需要靠調(diào)劑志愿來滿足招生計劃,但合并之后,這些高校與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相比就有著較大的優(yōu)勢,畢竟這些高校均是公辦高校,考生填報志愿時會優(yōu)先選擇這些高校,原三本高校的一些比較優(yōu)秀的生源,也會首先選擇這些學校。在2011年,市屬本科高校全部納入省屬高校序列中,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原本科二批與本科三批合并為新的本科二批。
相關內(nèi)容: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wǎng)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