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國( 。。
A. 社會主義法的基礎 B. 社會主義立法的基本原則
C. 社會主義法的實施的基本原則 D. 憲法的總的指導思想
2. 凡屬法院審判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的問題,由( 。┻M行解釋。
A.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 最高人民法院
C.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D. 各級人民法院
3. 行政行為法具有的兩種屬性之一是( 。
A. 分散性 B. 統(tǒng)一性 C. 多樣性 D. 程序性
4. 《行政處罰法》規(guī)定,行政處罰通常由( )的行政主體管轄。
A. 違法行為人住所地 B. 違法行為人經(jīng)常居住地
C. 違法行為損害發(fā)生地 D. 違法行為發(fā)生地
5. 行政裁決的對象是( 。。
A. 特定的民事糾紛 B. 特定的行政糾紛 C. 特定的經(jīng)濟糾紛 D. 特定的刑事糾紛
6. 若發(fā)現(xiàn)已生效的行政執(zhí)法行為違法或不當,則( 。
A. 原行政機關無權廢止 B. 原行政機關或上級行政機關有權撤銷
C. 只有權力機關有權撤銷 D. 相對一方當事人有權變更
7. 在特殊情況下,( 。┛梢猿蔀榉申P系的主體。
A. 公民 B. 國家機關 C. 社會組織 D. 國家
8. 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
A. 不同于其他法律 B. 和其他法律相同 C. 比其他法律寬松 D. 比其他法律容易
9. 人民檢察院對行政案件的審理的主要監(jiān)督方式是( 。。
A. 提起訴訟 B. 抗訴 C. 參與訴訟 D. 上訴
10. 行政訴訟的原告和被告是( 。。
A. 不明確的 B. 根據(jù)具體情況而定的 C. 恒定的 D. 誰提起訴誰就是原告
11. 行政監(jiān)督的對象是( 。
A. 行政相對方 B. 行政主體 C. 國家行政機關 D. 行政主體及其公務員
12. 立法必須以( 。橐罁(jù)。
A. 黨的政策 B. 客觀事實 C. 憲法 D. 既定事實
13. 權力機關對行政機關的監(jiān)督不包括( 。
A. 政治監(jiān)督 B. 法律監(jiān)督 C. 對行政立法、執(zhí)法、司法活動的監(jiān)督 D. 市場監(jiān)督
14. 根據(jù)行政訴訟法的規(guī)定,在訴訟過程中,被告行政機關( 。┫蛟婧妥C人收集證據(jù)。
A. 不能 B. 可以 C. 應當 D. 不能自行
15. 貫徹“以事實為根據(jù),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在適用法律時,( )。
A. 就不必考慮形勢 B. 也應考慮形勢 C. 必須考慮形勢 D. 法律必須無條件服從形勢
16. 在全部社會規(guī)范中,法成為一種最有力的規(guī)范是因為( 。
A. 它反映了一定的客觀規(guī)律要求 B. 人們自覺遵守
C. 它具有國家意志性 D. 它以國家強制力為后盾
17. 根據(jù)憲法規(guī)定,我國國家元首職權由( 。┬惺。
A. 國家主席 B.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
C. 國家主席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共同 D. 國家主席與國務院總理共同
18. 如果侵權行政行為是因行政工作人員的過錯所致,行政機關賠償損失之后,可以責令故意或重大過失的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承擔( 。┵r償費用。
A. 部分 B. 全部 C. 部分或全部 D. 雙倍
19. 頒發(fā)營業(yè)執(zhí)照屬于( 。。
A. 權利性行政處理決定 B. 行政獎勵 C. 行政處罰 D. 義務性行政處理決定
20. 行政復議是( 。┑幕顒印
A. 行政監(jiān)察 B. 特定行政 C. 行政機關 D. 人民法院
參考答案
1.C 2.B 3.D 4.D 5.A 6.B 7.D 8.A 9.B 10.C
11.D 12.C 13.D 14.D 15.B 16.D 17.C 18.C 19.D 2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