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車權”比“最高路權”更重要
來源:華圖網(wǎng)校發(fā)布時間:2011-12-21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再者,更重要的是,必須意識到,目前無論是在農(nóng)村還是城市,我國校車制度最首先最緊迫的問題,可能并不是路權問題,而是更基礎的“車權問題”即合格的車輛能夠充分供給保障的問題。研究顯示,我國有2.33億中小學生,即使其中只有40%即9000萬名學生需要乘坐校車,全國校車的市場容量也將超過100萬輛,但目前我國校車只有28.5萬輛,缺口十分巨大。更令人尷尬汗顏的又是,上述28.5萬輛校車,符合標準的又只有2.9萬輛,合格率只有10.32%。
一面是100萬輛以上的現(xiàn)實校車需求,一面又是2.9萬輛的合格校車,如此寒酸、低微的車權保障狀況下,僅談校車的“最高路權”,無疑顯得有些奢侈和文不對題。“車權”尚遠不能充分具備,談何“路權”甚至“最高路權”呢,“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因此,筆者以為,校車問題的當務之急并不在“最高路權”而在“最高車權”。保障校車且是合乎嚴格技術標準校車的最優(yōu)先最充分供給。在此基礎之上,“最高路權”當然不妨錦上添花、多多益善。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