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分段考生高考志愿填報方略
高考成績中等的考生,由于人數(shù)眾多,高攀不容易,低又不肯屈就,于是選擇的余地就可能變得很小,志愿也極容易出現(xiàn)扎堆的現(xiàn)象。
甲考生,高考成績離一本線差2分,認為上不了一本學校,但在二本高校任意選擇一所應該沒問題,于是在二本院校中選擇了一所外語類學校和一所信息工程學院。結果,他沒想到,這所外語學院的調檔線竟高出一本線10多分,甲考生自然沒有機會被錄取。分析他落選的原因,有以下三點:一是對所選院校缺乏深入全面的分析。這所外語學院,近三年在甲考生所在省其錄取最低分都超過了一本線,考生只知道它是一所二本院校,并不知道它近三年的錄取情況。二是沒有客觀地估量自己的實力,以為自己離一本線不遠,選擇一所二本院校不會有問題,但問題卻偏偏就出在這里。甲考生高考成績在全省所處的位置,正是考分高度密集的分段,一分之差就有二萬多考生,還不算從一本線上落選下來的考生,都來競爭處于二本院校中的“熱門學!保@自然就增加了風險。三是甲考生在后續(xù)志愿中僅填了一所信息工程學院,由于這所學院一志愿即錄取滿額,他的電子檔案始終沒有投出。正確的方法是在二志愿院校的選擇中,一定要選擇那些往年招過二志愿考生的高校,否則,二志愿等于無效志愿。
不“攀高”不“追熱”
填報志愿不“攀高”。對于高考成績處于中段的考生,選學校不“攀高”,根據(jù)自己實力找準起點,正確選擇第一志愿。具體操作上,若選二本院校應盡量避開生源火爆的院校,選擇生源相對較少,知名度不太高的院校,這樣成功率會高一些。
例如,西安有兩所相鄰的二本院校,一所規(guī)模略大,一所規(guī)模略小,校名一所為“XX大學”,一所為“XX學院”。規(guī)模大的這所大學生源看好,在陜西省,考生超過這個層次的錄取批次線30~40分都有可能上不了該校的調檔線,在外省的調檔線則更高。而另一所院校前幾年(更名前)在一些省份第一志愿人數(shù)經(jīng)常錄取不滿,不得不從第二志愿或服從調劑的考生中挑選。其實這個規(guī)模較小的院校也是一所很有實力和特色的院校,熱門專業(yè)也不少,報考這樣的院校不僅“好進門”而且還容易進入自己喜歡的專業(yè)。
專業(yè)選擇不追熱。選擇專業(yè)就象選擇學校一樣,“熱門”的專業(yè)競爭十分激烈。目前較熱的專業(yè)如計算機、信息工程等是很多考生都喜歡選報的,而這些專業(yè)的考生人數(shù)是有限的。一個規(guī)模較大的院校一般都有幾十個專業(yè),如果在某省招收100余人,每個專業(yè)只有十幾個甚至幾個人,而且報考的學生還很多,水漲船高,只有少數(shù)考生能“如愿以償”。服從調劑的考生還有可能被調劑到第一志愿不滿足的專業(yè),不服從調劑的考生則只能被學校退檔。
重視“服從調劑”。高考志愿一般都有“服從調劑”一欄,每年高考招生中都有一部分人填“不服從”,結果喪失了原來可以享受的第二次被錄取的機會。對于高考分數(shù)不高的考生來說,本來分數(shù)就不高,落榜的幾率就很大。特別應該指出的是,“服從調劑”并不是亂點“鴛鴦譜”而是根據(jù)考生的地域意向和專業(yè)意向,有條件的調劑檔案。現(xiàn)在考生檔案是電子檔案,實行異地網(wǎng)上錄取,只要填了“服從調劑”,電腦會根據(jù)已編好的程序,自動將考生電子檔案投向符合條件的高校。所以,如果一旦填寫“不服從”,考生就很難再有被這所高校錄取的機會了。
因此,填上“服從調劑”,所報的第一志愿學校和專業(yè)錄不上,還有可能被錄取到其他學校和專業(yè),F(xiàn)在很多學校都開設有輔修專業(yè),考生進入大學后,在學有余力的情況下還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輔修專業(yè),拿第二學歷。
中檔分數(shù)段考生只要以平靜的心態(tài)綜合分析,重視每個志愿的填報,就一定能提高志愿的命中率,進入自己理想的院校和專業(yè)學習。
(責任編輯:郭潔)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wǎng)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