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动图,国产又黄,青青青在线视频免费观看,日韩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 <td id="cz1jh"></td>

    <menuitem id="cz1jh"></menuitem>
  • <small id="cz1jh"></small>

      1. 2017高考政治一輪復習貨幣的本質知識點

        2017-04-03 09:31:16 來源:精品學習網

          貨幣本質上是一種所有者與市場關于交換權的契約,以下是貨幣的本質知識點,請考生及時學習。

          1、貨幣的產生:貨幣是商品交換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2、貨幣的含義和本質:

          (1)含義: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的商品。

          (2)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一般等價物:能表現其他一切商品價值,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商品。)了解

          3、貨幣的職能

          (1)兩個基本職能——價值尺度與流通手段

          A、價值尺度職能

          (1)含義:就是以貨幣作為尺度來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的大小職能。

          (原因:貨幣之所以能成為價值尺度,是因為貨幣也是商品,也有價值。)

          (2)價格與價值的關系:

          所謂價格是通過一定數量的貨幣表現出來的商品價值,叫做價格。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在其他因素不變情況下,商品價格與價值成正比。

          (3)貨幣執(zhí)行價值尺度職能時,只是觀念上的貨幣,不需要現實貨幣。

          B、流通手段:

          (1)含義: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叫做流通手段。

          (2)要注意流通手段與商品流通的區(qū)別。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叫做商品流通。流通手段強調的是貨幣在商品交換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強調的是商品如何交換。

          (3)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必須是現實的貨幣,不能是觀念上的貨幣。

          (2)貨幣在發(fā)展過程中又有了貯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的職能。

          4、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的計算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商品的價格總額(即待售商品的數量×價格水平)/貨幣流通速度

          (這表明: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同商品的價格總額成正比例,而同貨幣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5、紙幣的產生和發(fā)展:

          (1)紙幣是隨著商品交換的發(fā)展而產生的。

          (2)紙幣的含義:它必須由國家(或某些地區(qū))發(fā)行的、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

          (注意:紙幣本身沒有價值,它只是代替金屬貨幣執(zhí)行流通手段的職能。這里需要強調兩點:一是由國家或特定地區(qū)發(fā)行的。二是國家強制使用的。紙幣沒有價值,之所以能代替貨幣行使流通手段,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國家的強制力。)

          6、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

          (1)紙幣是由國家發(fā)行的,國家有權發(fā)行紙幣,但不能任意發(fā)行任何數量的紙幣。紙幣的發(fā)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數量為限度。

          (2)通貨膨脹指的是經濟運行中出現的全面、持續(xù)的物價上漲的現象。如果紙幣的發(fā)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會引起物價上漲,影響人民的生活或社會經濟秩序。

          (注意:通貨膨脹的產生原因很多,不僅僅與紙幣的發(fā)行量太多有關,也與其他因素有關,如成本上升、總需求太大等。)

          (3)通貨緊縮是一種與通貨膨脹相反的經濟現象,表現為物價全面、持續(xù)的下跌的經濟現象。通常伴隨著經濟衰退。

          貨幣的本質知識點的全部內容就是這些,育路網希望對考生復習政治有幫助。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2017高考政治一輪復習貨幣的本質知識點”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