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动图,国产又黄,青青青在线视频免费观看,日韩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 <td id="cz1jh"></td>

    <menuitem id="cz1jh"></menuitem>
  • <small id="cz1jh"></small>

      1. 高二物理下冊第一單元知識點:電壓、電阻

        2017-01-19 09:39:05 來源:精品學習網(wǎng)

          物理學與其他許多自然科學息息相關,如數(shù)學、化學、生物和地理等。育路小編準備了高二物理下冊第一單元知識點,具體請看以下內(nèi)容。

          一、. 電壓

          (1)電壓的作用:電壓使電路中形成了電流,也就是說電壓是使自由電荷發(fā)生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原因。

          (2)單位:伏特(V),千伏(kV),毫伏(mV),微伏( V), , , 。

          (3)一些電壓值:1節(jié)干電池的電壓為1.5V,一個蓄電池的電壓為2V,家庭電路的電壓為220V,對人體的安全電壓不高于36V。

          注:某段電路中有電流必有電壓,而有電壓時不一定有電流。

          5. 電壓表

          (1)正確使用電壓表

         、 必須把電壓表和被測電路并聯(lián)。

         、 必須讓電流從“+”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

         、 被測電壓不得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2)電壓表的量程和讀數(shù)方法:

          實驗室里使用的電壓表通常有兩個量程0—3V和0—15V,當使用0—3V量程時,每一大格表示1V,每一小格表示0.1V,當使用0—15V量程時,每一大格表示5V,每小格表示0.5V。

          (3) 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異同點

          (1)相似點:

          ① 使用時都應選適當?shù)牧砍?/p>

         、 都必須使電流從“+”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

          ③ 接線時如不能估算被測量的大小,都應先接較大量程接線柱,試觸后再根據(jù)指針示數(shù)接到相應的接線柱上。

          (2)不同點:

         、 電流表必須串聯(lián)在待測電路中,電壓表必須并聯(lián)在待測電路兩端。

         、 電流表不能直接連在電源的兩極上,電壓表能直接連在電源的兩端測電源電壓。

          6. 串、并聯(lián)電池組電壓特點

          串聯(lián)電池組的電壓等于各節(jié)電池的電壓之和。

          并聯(lián)電池組的電壓等于每節(jié)干電池的電壓。

          7. 串、并聯(lián)電路電壓的特點

          (1)串聯(lián)電路特點:串聯(lián)電路兩端的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之和。

          (2)并聯(lián)電路特點:并聯(lián)電路中,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

          二、.電阻:

          (1)電阻是指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zhì)。

          (2)單位:歐姆,符號 ,千歐( )兆歐( )

          (3)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

         、 導體的電阻和它的長度成正比,導體越長電阻越大。

          ② 導體的電阻與它的橫截面積成反比,導體的橫截面積越大其電阻越小。

         、 導體的電阻還與導體的材料有關。

          注:由于導體電阻的大小跟長度、材料和橫截面積有關,因此在研究電阻和其中一個因素的相互關系時,必須保持其它的因素不變,改變要研究的這一因素,研究它的變化對電阻有什么影響。因此,在常溫下,導體的材料、橫截面積相同時,導體的電阻跟長度成正比;導體的材料、長度相同時,導體的電阻跟橫截面積成反比。

         、 導體的電阻和溫度有關:

          大多數(shù)導體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有少數(shù)導體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2. 變阻器:

          (1)工作原理:根據(jù)改變電阻線在電路中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大小。

          (2)作用:改變電阻值,以達到改變電流大小、改變部分電路電壓的目的,還可起到保護電路中其他用電器的作用。

          (3)正確使用滑動變阻器:

         、 要了解所使用的變阻器的阻值范圍和最大允許電流,如一個變阻器標有“ ”字樣,表示此滑動變阻器的電阻最大值是50歐,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1.5A,使用時要根據(jù)需要對滑動變阻器進行選擇,不能使通過的電流超過最大允許值。

         、 閉合開關前,應將滑片移到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最大處。

         、 將變阻器連入電路時應采用“一上一下”兩個接線柱的接法。

          注:判斷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移動時接入電路電阻的變化情況,關鍵是看接入電路中那段電阻線的長度變化,如變長則電阻變大,反之則變小。

          (4)電阻箱:一種能夠表示出阻值的變阻器,實驗室用的旋盤式電阻箱,是通過調(diào)節(jié)四個旋盤來改變連入電路的電阻值的,從旋盤上可讀出阻值的大小。

          調(diào)節(jié)旋盤可得到 之間的任意整數(shù)阻值,但不能像滑動變阻器那樣逐漸改變電阻。

          十五、電流 電壓 電阻

          1. 有關串、并聯(lián)問題的解題步驟:

          (1)分析電路結構、識別電路元件間的串、并聯(lián)關系。

          (2)弄清電流表的作用,清楚測量哪段電路的電流。

          (3)根據(jù)串聯(lián)、并聯(lián)電路中電流的特點,根據(jù)題目所給的已知條件,求出未知電流值。

          2、. 用電壓表來檢查電路

          用電壓表來逐段測量電壓是檢查電路故障常用的方法,解答這類問題時應注意:由于電流表內(nèi)阻較小,電流表只有串聯(lián)在被測電路中才能測量電路的電流,電壓表內(nèi)阻很大,電壓表只有并聯(lián)在被測電路兩端才能測量電壓,在電路中,如果電流表指針幾乎不動,而電壓表有明顯偏轉(zhuǎn)。故障的原因就在于電壓并接的哪段電路中某處一定發(fā)生了斷路。

          3、 怎樣判斷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值的變化

          (1)確定滑動變阻器與電路的接法

          (2)根據(jù)電流通過滑動變阻器的情況,判斷滑動變阻器的哪段連入了電路。

          (3)根據(jù)滑片位置的變化,判斷通過電流的電阻長度的變化。

          (4)由電阻的長度變化判斷接在電路中的滑動變阻器電阻大小的變化。

          三、歐姆定律

          1、 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

          (1)電流跟電壓的關系:

          在電阻一定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2)電流跟電阻的關系:

          在電壓不變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2. 歐姆定律。

          (1)歐姆定律的內(nèi)容:

          通過導體的電流強度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注:

         、 電流、電壓和電阻三個量都是對于同一段導體或同一段電路而言的。

         、 注意電壓、電流的因果關系,電壓是原因、電流是結果,因為導體兩端加了電壓、導體中才有電流,不是因為導體中通了電流才加了電壓,因果關系不能顛倒。所以不能說電壓與電流成正比。

          ③ 注意電流和電阻的因果關系,不能說導體的電阻與通過它的電流成反比,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特性,即使導體中不通電流,它的電阻也不會改變,更不會因為導體中電流的增大或減小而使它的電阻發(fā)生改變。

         、 成“正比”和成“反比”是有前提條件的。

         、 單位要統(tǒng)一。

          (2)數(shù)學表達式: ,變形公式 和 。

          3. 伏安法測電阻。

          (1)原理:根據(jù)歐姆定律的變形公式 ,測出待測電阻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就可以求出導體的電阻。

          (2)實驗器材:電源、開關、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待測電阻和導線。

          (3)電路圖:

          (4)滑動變阻器的作用:

          ① 改變電路中電流大小,改變串聯(lián)電阻兩端的電壓。

          ② 保護電路的作用。

          高中是人生中的關鍵階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編輯老師為大家整理的高二物理下冊第一單元知識點,希望大家喜歡。

          (責任編輯:彭海芝)

        分享“高二物理下冊第一單元知識點:電壓、電阻”到:

        58.4K

        網(wǎng)站地圖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