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復習資料: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發(fā)展
"歷史”可以指過去發(fā)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類社會發(fā)生聯(lián)系。育路小編準備了高考歷史復習資料,希望你喜歡。
一、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1.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的主要作品:
、俦≠で稹妒照劇,抨擊了封建道德和教會的禁欲思想,宣傳人類平等,主張發(fā)展人的個性。
、诘 渡袂,率先對教會的丑惡現(xiàn)象表達了憎惡。
、郾颂乩恕陡杓罚钤缣岢鲆“人的學問”代替“神的學問”,被稱為人文主義之父。
2.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1517年《九十五條論綱》
①認為只要信仰上帝,靈魂便可以得救,而不是靠善行來贖罪。
、谡J為僧侶可以婚配和還俗。
、蹐猿帧妒ソ洝犯哂诮袒屎徒虝,每個基督徒有直接閱讀和解釋《圣經》的權利。
④還認為君主擁有上帝授予的權力,可以處罰教士甚至教皇。
3.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含義:
文藝復興的核心是人文主義,主張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認為人是現(xiàn)實生活的創(chuàng)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反對教會宣揚的禁欲苦行,抨擊教會的腐敗,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質享受,鼓勵發(fā)財致富和冒險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學,追求知識。)
二、啟蒙運動
1.啟蒙運動的社會影響:
、賳⒚蛇\動豐富和發(fā)展了人文精神的內涵,具有鮮明的政治革命性質。
②為資產階級取得統(tǒng)治地位、建立資本主義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論上的準備。
③啟蒙運動首先為法國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準備。
④對歐、美的資產階級革命起了影響和推動作用。⑤成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思想武器。
2.啟蒙運動對人文主義思想的發(fā)展:
啟蒙運動的核心是理性,即人自已思考,運用自己的智力去認識、判斷和理解事物的能力。認為理性是判斷是非的惟一標準。他們反對一切外在權威,號召人們用理性的力量努力構建一個更符合理性和人性的社會。
3.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康德的主要觀點:
法國伏爾泰《哲學通信》《路易十四時代》
、倜土遗険籼熘鹘虝Q教士為惡棍,教皇為兩足禽獸。
、诜磳鲗V,倡導君主立憲制。
、厶岢熨x人權,認為人生而平等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是法國啟蒙運動的領袖,其思想對18世紀的歐洲產生巨大影響。
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①反對君主專制,主張君主立憲制,提出三權分立學說,其核心是權利相互的“制約和平衡”。②還提出國家的法律不能違背人的理性,法律就是理性的表現(xiàn)。其學說后來成為資產階級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則。
盧梭《社會契約論》
提倡“社會契約論”和“人民主權說”,認為人的不平等的根源是財產的私有。是最激進的民主主義者
德意志康德《純粹理性批判》
認為人是一切發(fā)展過程的最終價值取向。主張主權在民、天賦人權;反對暴力革命是近代西方哲學史上劃時代的哲學家,其理性批判哲學最終確立了人類的主體地位。
高考歷史復習資料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高考歷史復習資料: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發(fā)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