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动图,国产又黄,青青青在线视频免费观看,日韩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 <td id="cz1jh"></td>

    <menuitem id="cz1jh"></menuitem>
  • <small id="cz1jh"></small>

      1. 高考化學常用的物理量專項訓練

        2016-11-08 06:56:26 來源:學習方法網

          1.設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NA)的數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1 mol硫酸鉀中陰離子所帶電荷數為nA

          B.乙烯和環(huán)丙烷(C3H6)組成的28 g混合氣體中含有3nA個氫原子

          C.標準狀況下,22.4 L氯氣與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nA

          D.將0.1 mol氯化鐵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0.1nA個Fe3+

          解析:A項,1 mol硫酸鉀中陰離子所帶電荷數為2nA;B項,應含有4nA個氫原子;D項,由于Fe3+水解,所得溶液含有的Fe3+個數小于0.1nA。

          答案:C

          2.在體積相同的兩個密閉容器中分別充滿O2、O3氣體,當這兩個容器內溫度和氣體密度相等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種氣體的壓強相等 B.O2比O3的質量小

          C.兩種氣體的分子數目相等 D.兩種氣體的氧原子數目相等

          解析:根據m=ρV,體積、密度相等的O2、O3的質量相等,物質的量之比為m32∶m48=3∶2,壓強之比為3∶2,分子數目之比為3∶2,O原子數目之比為2m32∶3m48=1∶1。正確答案為D。

          答案:D

          3.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200 mL 1 mol•L-1 Al2(SO4)3溶液中,Al3+和SO2-4離子總數為6.02×1023

          B.標準狀況下,22.4 L Cl2和HCl的混合氣體中含分子總數為2×6.02×1023

          C.0.1 mol 8135Br原子中含中子數為3.5×6.02×1023

          D.30 g甲醛中含共用電子對總數為4×6.02×1023

          解析:A項中Al3+水解,使Al3+與SO2-4離子總數小于6.02×1023;B項中分子總數為6.02×1023;C項中中子數為4.6×6.02×1023;D項中HCOH,1個分子內含4個共價鍵,故D項正確。

          答案:D

          4.在一密閉容器里放入四種物質,使其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數據如下:

          四種物質 甲 乙 丙 丁

          反應前質量(g) 25 15 3 5

          反應后質量(g) 13 8 未測 24

          則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

          A. 該反應可能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B.甲與乙的摩爾質量之比一定為12∶7

          C.未測量為3 g D.丙可能是催化劑

          解析:因為甲與乙的計量數之比不一定為1∶1,所以甲與乙的摩爾質量之比不一定為12∶7。

          答案:B

          5.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1 mol任何氣體的體積都約為22.4 L

          B.1 mol任何物質在標準狀況下所占的體積都約為22.4 L

          C.標準狀況下,1 mol H2O所占的體積是22.4 L

          D.標準狀況下,22.4 L任何氣體的物質的量都是1 mol

          解析:A項中沒有指明該物質所處的狀況即:溫度、壓強;B項中沒有指明該物質所處的狀態(tài);C項中的水在標準狀況下不是氣體;D項是對氣體摩爾體積概念的應用。故A、B、C三項錯誤。

          答案:D

          6.(2009•濰坊統考)設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數值,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俪爻合,22.4 L N2的分子數為NA、64 g銅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一定失去2NA個電子、鄢爻合,100 mL 0.5 mol•L-1的醋酸溶液中,醋酸的分子數目小于0.05NA、艹爻合拢1 mol氦氣分子含有的核外電子數為2NA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關于阿伏加德羅常數、物質的量、氣體摩爾體積、物質組成的考查,①不是標準狀況,②銅和硫反應時生成+1價化合物,③④正確。

          答案:B

          7. 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四個容器中分別裝有4種氣體。已知各容器中的氣體和容器的容積分別是a.CO2,100 mL;b.O2,200 mL;c.N2,400 mL;d.CH4,600 mL。則四個容器中氣體的質量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

          A.a>b>c>d B.b>a>d>c C.d>c>a>b D.c>d>b>a

          解析:在溫度和壓強相同時,四個容器所盛氣體的質量與其體積和摩爾質量有關,氣體在相同條件下的體積比等于其物質的量之比,所以,四個容器中氣體質量之比為44∶64∶112∶96。

          答案:D

          8. 某課外活動小組學生模擬呼吸面具中的原理(過氧化鈉與潮濕二氧化碳反應),設計用下圖所示的儀器來制取氧氣并測得氧氣的體積,并計算過氧化鈉的純度。

          圖中量氣裝置E是由甲、乙兩根玻璃管組成,它們用橡皮管連通,并裝入適量水。甲管有刻度(0~50 mL),供量氣用,乙管可上下移動,以調節(jié)液面高低。

          實驗室可選用的藥品還有稀硫酸、鹽酸、過氧化鈉、碳酸鈉、大理石、水。

          試回答:

          (1)圖中裝置的連接順序是(填各接口的編號,其中連接膠管及夾持裝置均省略) 。

          (2)裝置C中放入的反應物是 和 。

          (3)裝置A的作用是 ,裝置B的作用是 。

          (4)為了較準確地測量氧氣的體積,除了必須檢查整個裝置的氣密性之外,在讀取反應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讀數求其差值的過程中,應注意 和 (填寫字母編號)。

          a.視線與凹液面最低處相平

          b.等待片刻,待乙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時,立刻讀數

          c.讀數時應上下移動乙管,使甲乙兩管液面相平

          d.讀數時不一定使甲、乙兩液面相平

          (5)若用藥品過氧化鈉的質量為m g,測得氧氣的體積為V mL(已換算為標準狀況),則藥品的純度為A__(用含w、V的式子表示)。

          解析:題目要求利用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潮濕)反應制取氧氣,故首先需要制備二氧化碳。只有儀器C可以用來制取二氧化碳。制氣原料應該采用大理石和鹽酸,此法制得的二氧化碳中會含有少量氯化氫。須通過裝有碳酸氫鈉溶液的洗氣瓶,以除去這些氯化氫。然后使凈化后的二氧化碳通過過氧化鈉來制取氧氣,該儀器只能選用裝置D。此反應屬于氣體與固體之間的反應,不易反應完全,為了除去生成的氧氣中混有未反應的二氧化碳,可以使它們通過儀器A。在測量氧氣體積時,為了使測量更為準確,要注意上下移動儀器E中的乙管,使甲、乙兩管的液面相平,以使甲管中的氣壓與大氣氣壓相等,同時視線應與甲管內凹液面最低處相平,以減少觀察誤差。根據過氧化鈉與CO2和水的反應關系。知:2Na2O2——O2

          所以樣品的純度為V×10-3 L22.4 L•mol-1×2×78 g•mol-1m g×100%=15.6 V22.4 m%

          答案:(1)⑤③④⑥⑦②①⑧(⑥⑦順序可對調) (2)大理石 鹽酸 (3)吸收混在氧氣中未反應的CO2 吸收CO2中混有的HCl (4)a c (5)15.6V22.4m%

          9. (1)用18 mol•L-1硫酸配制100 mL 1.0 mol•L-1硫酸,若實驗儀器有:

          A. 100 mL量筒 B.托盤天平

          C.玻璃棒 D.50 mL容量瓶

          E.10 mL量筒 F.膠頭滴管

          G.50 mL燒杯 H.100 mL容量瓶

          實驗時應選用儀器的先后順序是A__(填入編號)。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確的是A__(填寫標號)。使結果一定偏大的是A__。

          A.使用容量瓶前檢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餾水洗凈后,再用待配溶液潤洗

          C.配制溶液時,如果試樣是固體,把稱好的試樣用紙條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緩慢加入蒸餾水到接近刻度線1~2 cm處,用滴管滴加蒸餾水到刻度線

          D.配制溶液時,如果試樣是液體,用量筒量取試樣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緩慢加入蒸餾水到接近刻度線1~2 cm處,用滴管滴加蒸餾水到刻度線

          E.蓋好瓶塞,用食指頂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轉和搖動多次

          解析:(1)用18 mol•L-1 H2SO4配制1.0 mol•L-1H2SO4,實際是稀釋問題的計算及物質的量濃度溶液配制實驗操作。根據稀釋定律c1V1=c2V2可計算18 mol•L-1濃H2SO4的體積為5.6 mL。該體積的液體用10 mL量筒量取比用100 mL量筒量取誤差要小,故應選E,不能選A。

          (2)主要涉及的是容量瓶的使用方法。用待配溶液潤洗容量瓶,這樣會使內壁附著溶質、導致所配溶液濃度偏大,B不正確;若在容量瓶中進行溶解或稀釋,由于熱效應會使溶液的體積和容量瓶的容量發(fā)生改變,所配溶液濃度有誤差,C、D不正確。

          答案:(1)GEFCH或EGFCH (2)BCD B

          10.實驗室可用單分子膜法測定阿伏加德羅常數,其步驟和原理如下:

         、倥渲埔欢ㄎ镔|的量濃度的硬脂酸的苯溶液;

          ②測定從膠頭滴管滴出的每滴液體的體積;

         、蹨y定在水槽水面上形成硬脂酸單分子膜所需硬脂酸苯溶液的滴數,(如上圖所示)用膠頭滴管吸取硬脂酸的苯溶液,垂直往水面中滴一滴,待苯在水面上全部揮發(fā),硬脂酸分子在水面擴散至看不到油珠時,再滴第二滴,如此逐滴滴下,直到整個水面形成單個分子厚的硬脂酸分子所形成的膜為止(該單分子膜分子是緊密排列的,此時如再滴入硬脂酸溶液,該溶液在水面上不再擴散);

         、軠y量水槽中水的表面積;

         、萦嬎闱蟮冒⒎拥铝_常數。

          (1)在第一步實驗中,稱取一定質量的硬脂酸后,配制溶液所需的玻璃儀器主要有 、 、 、 。

          (2)第二步實驗,測定從膠頭滴管滴出的每滴液體的體積,常用方法是 。

          (3)若硬脂酸苯溶液的濃度為c mol•L-1,測得膠頭滴管滴出的每滴溶液的體積為V mL,水面上形成硬脂酸單分子膜時滴下的硬脂酸溶液的滴數為d,水槽中水的表面積為S cm2,每個硬脂酸分子的截面積為A cm2。求阿伏加德羅常數NA(用c、V、d、S、A的代數式表示): 。

          (4)若水中含有少量氫氧化鈉溶液,則會對測定的NA值有何影響?A__(選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解析:硬脂酸是一種難溶于水的有機物,但在NaOH溶液中溶解度會增大,所以若用NaOH溶液可能會增加實驗過程中滴入硬脂酸的滴數,使所測數值偏小。[(3)可列等式:V×10-3 d×c•NA=SA⇒NA=1 000S cdV]

          答案:(1)容量瓶 燒杯 膠頭滴管 玻璃棒 (2)往小量筒中滴入1 mL溶液,然后記下總滴數,從而計算出1滴溶液的體積 (3)NA=1000SAcdV (4)偏小

          11.在標準狀況下,8.96 L的甲烷和CO組成的混合氣體的質量為7.6 g;旌蠚怏w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 ,混合氣體中甲烷的體積分數為 ,CO的物質的量為 。若上述混合氣體完全燃燒,消耗的O2在標準狀況下體積為 。

          解析:混合氣體總物質的量n=8.96 L22.4 L•mol-1=0.4 mol

          混合氣體平均摩爾質量Mr=7.6 g0.4 mol=19 g/mol

          設甲烷物質的量為x,則CO物質的量為0.4 mol-x,則x×16 g/mol+(0.4 mol-x)×28 g/mol=7.6 g

          x=0.3 mol,所以n(CH4)=0.3 mol n(CO)=0.1 mol,CH4的體積分數為75%

          根據化學方程式1 mol CH4完全燃燒消耗2 mol O2,2 mol CO完全燃燒消耗1 mol O2,所以消耗O2的總物質的量n(O2)=0.6 mol+0.05 mol=0.65 mol

          消耗O2的體積V(O2)=0.65 mol×22.4 L•mol-1=14.56 L。

          答案:19 75% 0.1 mol 14.56 L

          (責任編輯:郭峰)

        分享“高考化學常用的物理量專項訓練”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