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文綜備考全攻略(2)
新課改下應注重生活性和綜合性
新課改高考讓很多老師、家長和學生感到擔憂,這種擔憂完全可以理解,尤其是第一年的新課改高考,沒有多少范例可以參考,新課改高考的不確定性還存在。但從2010年高考的情況來看,已經在向新課改高考轉變,有不少試題就體現了新課改高考的命題方向。在這里,我結合我對外省新課改高考的考察以及對往年高考的總結,談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新課標下教育的生活性
新課程的教材編寫更突出生活性。以地理為例,學會生活中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學、用有機結合,是當前新高考地理考察的趨勢。在最近幾年全國文綜卷和新課標全國卷高考試題中明顯體現了考察學生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決現實問題。
縱觀新課標地區(qū)的地理高考試題,大致有以下特點:1.區(qū)域性特點凸顯。2.綜合性更強,內容以人地關系為主線,實現了自然與人文、系統與區(qū)域的融合,能力要求較高。政治、歷史關注熱點,更貼近生活。10月15日~18日召開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科學發(fā)展觀,更注重以人為本,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和正義。這與歷史學科中,中國古代儒家思想倡導“以人為本”和西方人文思想倡導的“平等”是緊密聯系的。同學們在備戰(zhàn)2011年新高考時,做政治題要從歷史觀角度思考。
二、新課標下教育的綜合性
《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一大綱》中指出:文科綜合能力強調對歷史、政治、地理各學科知識整體綜合把握,側重反映學科之間的交叉聯系。新課標的歷史教材編寫打破傳統中國古代史、近現代史、世界史按年代編寫順序,而代之以中外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等專題方式的比較,側重培養(yǎng)、考察學生概括能力和中外歷史比較能力,用歷史觀來分析政治生活中熱點。從最近4年的新課標地區(qū)高考來看,歷史中的主觀大題要用政治來解答,歷史題要和地理知識結合。如:2010年新課標全國卷第24題。
三、新高考的政、史、地對師生提出新要求
政史地三門學科占據高考總分的40%,重要性可想而知。而近三年高考,河南文科生文綜成績總體不理想。文綜成為入讀一本名校的短板。面對新高考,老師在授課時改變以往照本宣科似的教學,要緊扣生活、活學活用。學生要改變政史地是簡單拼盤的看法,靠死記硬背是學不好文綜的。無論2011年河南新高考是采用政治、歷史、地理單科考,還是綜合考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掌握文綜的學習方法,從心理上重視這門學科才是關鍵。對2011年新高考文綜,過于“樂觀”和“悲觀”都是不可取的。
(責任編輯:盧雁明)
- 1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2高鐵乘務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3互聯網金融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4酒店管理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5學前教育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6國際郵輪乘務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7廣播電視編導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8動漫設計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9大數據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10視覺傳達設計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高考就業(yè)率最高的十大專業(yè)排行
分享“2014年高考文綜備考全攻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