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應試技巧:會做的題怎樣才能不失分?(2)
方法二、借鑒類似考題無法解決臨場問題時,采用的對策
考場上遇到的一部分考題,都會因為平時大量的練習而有所思路,可以模擬以前的印象做出來,而相當一部分的考題經過了精心的偽裝和變型,使得考生無法在第一時間就在頭腦中搜索出最適當的知識點和解題方法。在這種情況下,下面三個思維原則可以幫你打開思路:
(1)必要性原則
“必要性原則”,再怎么強調都不為過。由于考生平時接受的是完美主義的“充分性”訓練,做題時往往只從已知條件出發(fā),由已知信息加上自己的知識來推導答案。而這里,我們提醒一個換位思考的“必要性思維方法”:從“題目要求我必須做什么”來出發(fā)。
舉個實用的例子:數學考試部分的最后兩道大題,有些考生覺得做不完就輕易放棄了。但是,如果你能冷靜地把解決問題最必要的前提或者公式列出來,根據數學考試的評分點,也能拿到相應的分數。這個思考方法我們會在后文做詳細說明。
(1)客觀性原則
其實,太多的所謂“難題”,是出題者在表述題目已知信息的時候,有意考驗考生對知識掌握的靈活程度。已知條件經過偽裝,離考生頭腦中能用上的知識點往往很遠,考生往往因為陌生而產生慌亂,因慌亂產生各種相關知識和題型的聯想,不知不覺中就錯讀或漏讀了重要信息。而客觀性就是讀題目原文已知信息的時候,完全客觀的來接受所有信息,在這個過程中,不能邊讀題邊在頭腦中加工已知條件,和“我知道類似的什么考題”為準。必須完整讀完題目的條件和問法。
(3)自信原則
經過長期傳統(tǒng)復習和?即驌舻目忌,習慣于用且僅會用知識點做題,一旦在考場上找不到思路,馬上先假設自己不行,潛意識里認為想不起來知識點就根本不可能解題。而這個說服并不完整?忌仨毾燃僭O自己能做出這道題,只是還沒看青條件而已(注意,這里指的是英語,理綜,而不是語文考試。)一旦看清條件,如果仍然回憶不起知識點,也可以用正確思維步驟和標準化考試自身的弱點,把損失降低到最小,甚至得到正確答案。
相關閱讀:2013航空院校專業(yè)招生院校匯總
(責任編輯:王錚)
- 1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2高鐵乘務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3互聯網金融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4酒店管理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5學前教育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6國際郵輪乘務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7廣播電視編導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8動漫設計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9大數據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 10視覺傳達設計專業(yè)查看招生院校
高考就業(yè)率最高的十大專業(yè)排行
分享“2013高考應試技巧:會做的題怎樣才能不失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