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动图,国产又黄,青青青在线视频免费观看,日韩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 <td id="cz1jh"></td>

    <menuitem id="cz1jh"></menuitem>
  • <small id="cz1jh"></small>

      1. 2013高考歷史復習:中國古代史(一)(2)

        2012-10-30 16:03:29 來源:中華考試網

            三、春秋戰(zhàn)國時期

            (一)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政治和社會改革

            1.時間: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2.政治形勢

            (1)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壞,周天子逐漸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諸侯爭霸,兼并戰(zhàn)爭使得眾多分散的小國逐漸被大國吞并。

            3.社會改革

            (1)春秋時期的改革:主要是針對經濟基礎的

            齊國:管仲“相地而衰征”;魯國初稅畝。這些改革實際上都承認了私田的合法性。

            (2)戰(zhàn)國時期的改革:在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方面進行的全面改革

            A 背景:政治:王室衰微,諸侯爭霸,傳統宗法分封制日益瓦解,新興地主階級要求廢除特權,加強中央集權。

            經濟:鐵器牛耕推廣,生產力的發(fā)展,土地私有制逐步確立。

            思想文化:士階層崛起,受到重用,私人講學風氣興起,出現百家爭鳴局面,這些主張成為各國推行變法革新的思想理論武器。

            B 魏國:李悝(kuī);楚國:吳起;秦國:商鞅變法

            C 秦國:商鞅變法——變法最為徹底和成功的

            ① 背景:戰(zhàn)國初期,秦國地廣人稀,無論是在經濟、政治上,還是在文化上,秦國都落后于其他六國。

            ② 措施:

            經濟方面——以農求富的經濟改革。“廢井田,開阡陌”,以法律形式承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買賣;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統一度量衡。

            政治方面——獎勵軍功,加強集權。廢除“世卿世祿制”,獎勵軍功;嚴厲禁止私斗;推行戶籍制度,實行連坐法;推行縣制。

            思想文化——加強思想控制。“燔(fán)詩書而明法令”;依據《法經》而制定法律;社會風俗改革,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制。

            ③ 結局:商鞅被害,新法未廢。

            ④ 作用:

            對秦國:沉重打擊了舊貴族,發(fā)展了地主經濟,增強了國力,壯大了軍事力量,穩(wěn)定了統治秩序,達到了富國強兵的目的。兼并六國逐漸成為秦國的戰(zhàn)略目標,為秦始皇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對歷史發(fā)展:商鞅變法是戰(zhàn)國時期最徹底的一次變法,它推動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權制的轉型,順應了歷史發(fā)展潮流。所以后世有人說“百代猶得秦政法”。

            ⑤局限性:輕視教化,鼓吹輕罪重罰;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廣大人民所受的剝削與壓迫,特別是連坐法的推行,給人民帶來巨大的痛苦。

            4.秦統一六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滅掉韓、趙、魏、楚、燕、齊等國,建立了空前統一的大帝國。

          (責任編輯:韓志霞)

         2/5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尾頁

        分享“2013高考歷史復習:中國古代史(一)”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